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自信!对照十九大报告,看乐清的文化建设新现象

自信!对照十九大报告,看乐清的文化建设新现象

浏览次数:5461次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7-10-21

新理念下的文化自信

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,报告第七大部分主题是“坚定文化自信,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”,分为五点阐述: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;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加强思想道德建设;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;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。在报告中,“文化自信”和“中华传统文化”是高频关键词。通过对十九大报告全文检索,相关“文化”的关键词中,“文化自信”出现6次,与之相关的“文化软实力”“文化影响力”“文化产业”出现多次。报告明确提出,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,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这正是将“文化自信”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。因此,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文化观,“文化自信”正是其政策核心。


乐清山水形胜、人杰地灵,不但有“海上名山”雁荡山、中雁荡山两个国家级风景区,同时享有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“中国工艺美术之都”等美誉。


乐清传统文化资源根脉繁盛,同时制造业经济发育充分,在当前全国文化产业市场一片向好的背景下,乐清企业纷纷试水文化产业,将文化创意融入当地的优势产业,提升轻工产业的时尚创意价值。


早在2013年,乐清市成立文化产业领导小组,由乐清市委宣传部牵头,制定政策、落实举措、组织协调,整合各方面的资源,迅速建立起有关部门分工负责,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和协同推进机制,推动文化产业量质齐增。


近年来,乐清大力推动发展时尚文化创意产业,实施“重点项目带动、园区整合提升、骨干企业培育”三大战略,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,逐渐形成温州城市北翼的文化产业辐射高地。


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道路上,乐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创新出一套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“乐清模式”。在日前召开的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,乐清市获省文化产业重点县(市、区)称号。



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建设

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,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,创新生产经营机制,完善文化经济政策,培育新型文化业态。


乐清围绕时尚生活主题,根据市场需要,融合特色优势产业,推出了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,实现了文化产业门类的完整覆盖。


融合文化产业与时尚生活的“宋湖里坊”“西铁新天地”等园区,已成为乐清市民日常文化休闲消费的人气地标;位于乐清经济开发区的“工业设计基地”,是“文化产业+工业服务”的代表;与市民刚性消费需求相融合的“新金龙婚庆文化园”,集婚庆礼仪展览厅、婚俗用品展示厅及婚庆服务产业区,打造婚庆产业链一条龙服务;乐清市还将“后横艺雕小镇”和“万清堂木雕馆”定位为工艺美术精品和旅游纪念品交易集散中心进行创建,为振兴传统工艺美术业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


“从小到大,我有一个成为孩子王的梦想,西铁是一个能让孩子们学玩结合的场所,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。”西铁新天地的创建者钱巧巧是一名90后创二代,从英国留学归国的她,看中机械厂独特的工业遗存特色,萌生了将之打造成为有“蒸气朋克”风格园区的想法。


乐清有60%以上的工业企业在产品的创新创意设计、专利保护等方面有着迫切的需求。看到了本土工业设计的“短板”,余旭聃和搭档共同谋划乐清版的《工业制造2025》设计升级蓝图。2015年12月,乐清工业设计基地成立。经过一年多努力,已有52家国内优秀设计团队签约入驻,主要服务对象是乐清本土电气和电子两大主导产业。余旭聃告诉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:“让产品说话,让企业更具竞争力!”


乐清市爱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,虽然是一家小小的公司,但它的业务却做到了天南海北。由爱米科技自主研发的“无线图传”直播技术,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可在高铁上300KM/H的状态下正常直播,支持地面、空中无人航拍机、水下信号的连接,拥有接收端视频永不死机技术。


一系列产业融合、各具特色的项目落地,让文化产业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的作用“看得见,摸得着”。同时,乐清市还储备了一批含金量高、投资规模大的项目,保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
勇立潮头、敢为人先是乐清的精神,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,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道路上,乐清方兴未艾。


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:“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。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,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在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。”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。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。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完善文化管理体制,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。”


乐清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,头顶“神话”光环,乐清人也以会做生意能赚钱而为国人所知。其实,乐清作为千年古县,自古人文荟萃,尤其是近年来,通过不断的交流,尤其是和业内顶尖的高手交流,带动了文艺创作整体的提升。


比如乐清市青年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,近年在《收获》《人民文学》等国内许多重要文学刊物频频亮相,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乐清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文艺力量,形成了经济之外的另一种人文力量。


主动走出去和顶级水平的专家交流学习,是乐清文艺界近年来一直力行的活动。业内人士认为,资讯、交通、经济的发展,类似的高水平沟通会越来越普遍。就在刚刚过去的“红色五月”,一系列的高端活动在乐清展开,心迹——当代著名作家手稿展;一次诗意的邂逅——欧阳江河·杨克诗歌作品朗诵会;著名青年作家新书分享会;写作是对生活的沉思——谢有顺文学讲座以及箫台新实力——乐清七零后文学现象研讨会都吸引了大量市民积极参与。


不久前,“千年之约穿越南宋——戏曲专家在王十朋故里研讨南戏传承发展”活动在乐清举办。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,《荆钗记》是南戏四大经典剧目之一,是以乐清历史文化名人、南宋状元王十朋为原型创作,历经数百年,至今久演不衰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
创造性转化集聚文创产业

在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“一六五”产业发展计划的重点新兴产业之一以来,乐清以“文化+”为传统制造业注入创新动力,以“时尚创意+”为工艺美术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全新平台,制定了培育100家乐清市级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、30家重点文化企业、5家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的“135”计划。


2015年,制定文化产业“两区两带”发展专项规划,在中心城区打造“中心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”,依托新增文化产业建设用地和旧厂房旧仓库改造,打造文创全能型的平台,引入了浙报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“蝴蝶广场”大型文化综合体;在以柳市镇、北白象镇为核心的“柳白智造创意产业集聚区”布局生产性服务业,建设乐清市工业设计基地、会展中心等项目,围绕千亿级现代工业电气产业集群,打造以工业设计为核心,以品牌策划、文化会展、包装印刷为辅助的文化服务产业链。在虹桥、淡溪、白石等镇街和雁荡山景区主打文化旅游牌,建设“环中心都市慢生活休闲产业带”和“雁荆文化旅游产业带”。“两区两带”发展专项规划,加速文化产业集聚提速。


近年来,乐清市委、市政府大力发挥政府融资功能和环境营造作用。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,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,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,形成完整的政策支撑体系。


2012年,出台《乐清市统筹扶持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细则》,包括财政投入保障、登记审批、融资、土地使用、人才及其他扶持等6个方面的“一揽子”扶持政策;2014年出台《文化产业园区、重点文化企业、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认定管理办法》,引导企业突破传统产业架构的制约,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提升助推乐清产业转型升级。


2014年,创新建立“文化产业项目投资预审联席会议”制度,由乐清市委宣传部长担任召集人,审批、消防等9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,将审查环节前置,开启“绿色通道”,大大加速了前期审批流程,为企业投资抢抓机遇。在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过程中,乐清市委宣传部积极尝试、主动作为、贴身服务,逐渐探索出了具有乐清特色的“设计指导、沟通衔接、联席会议解决、督办落实、验收认定”的“五步工作法”。


3年多来,乐清市一共召开了9次联席会议,为13个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和建设扫清了障碍。在此基础上,乐清还正在进一步探索整合审批流程,简化手续,形成“审批一站式,验收一体化”的项目推进新模式。


来源:乐清日报全媒体 记者 王常权

原文链接:
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MgDE_S_v8hqFcJyMWsAhOQ

Copyright 2016 乐清市爱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25676号